清水绿堤:治水这样做!余杭永胜港治理项目获得水利部大奖
来源:|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2日|浏览量:1999
近日,水利部先进实用技术优秀示范工程评审会议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召开,水利部原副总工庞进武、河海大学鞠茂森教授、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肖新民、浙江水利科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陈毛良及江苏大学吴智仁研究员作为专家团出席会议。
经评审永胜港水质提升项目,即“三维一体”水环境治理系统获得国务院水利部“水利先进实用技术优秀示范工程”的荣誉。
该系统是一套基于高集成多光谱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联动“超氧纳米气泡水生态修复技术”的解决方案,通过创新联用“绿色水环境治理技术”、“高新监测技术”和“信息感知集成技术”,三维一体,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激活水体生物活力,加速污染物的生物消解,达到水生态修复的目的。同时,该系统还初步具备了根据水质变化自动进行相应治理的能力。
“超氧纳米气泡水生态修复技术”:该技术通过分子筛剥除空气中除氧气之外的气体,并通过高压泵将纯氧注入河水中,形成超饱和的氧-水溶液,再将超饱和氧-水溶液向下回流入河。因水溶液中的氧气气泡达到了纳米级别,大大提高了气泡在水中的滞留时间。纳米气泡的长时间滞留增加了活性氧与水中污染物的接触时间,可充分吸附水体中或厌氧底泥中的污染物,并将污染物带往氧气更充足的上层水体,此外,还可以激活底泥中的好氧土著微生物,加快底泥中优势微生物菌群从厌氧菌到好氧菌的转变,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高集成多光谱水质在线监测技术”:是一种高新光学在线实时监测技术,每隔15分钟对所有水质指标进行一次测量和实时上报。根据实时监测的污染情况,通过“信息感知集成技术”与超氧纳米气泡治理设备形成长效的联动反馈系统,智能识别是否需要启动超氧纳米气泡设备,并灵活决定参与水治理的超氧纳米气泡设备数量和工作时间,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获取最优的治理效果,以最优最快的方式保障河道的长期健康状态。2020年5月8日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后,仅18天时间,5月25日永胜港的水质指标已从地表Ⅴ类-劣Ⅴ类类水平提升至地表Ⅲ类水平。截止10月9日,每月第三方取水化验的结果显示,除河道行洪期间,永胜港水质已稳定达到了地表Ⅲ类-Ⅳ类水质标准。
“三维一体”水环境治理系统在永胜港的成功应用,不仅使永胜港水质稳定达到了考核要求,也为恢复河道水生态系统、重建水环境自然循环奠定了基础。而永胜港水质的成功提升不仅给永胜港两岸居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余杭未来科技城水务智能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近年来,余杭未来科技城启动“智慧水务”建设,在提升政府管理能力智慧化水平的同时,通过整合赋能产业,放大“五水共治”对产业经济的拉动。接下来,未来科技城将继续坚持科技治水,坚持创新管理,让有更多的高新技术在未来科技城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